-39|大师远去,荣光永存 

2020年的最后一天

一个数字悲伤地尘埃落定

在这坎坎坷坷的一年

39位院士驾鹤西去

永远地与我们作别。

1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蒋洪德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蒋洪德长期从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工程设计与应用,对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和电力工业技术进步等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1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药理学家、神经药理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池志强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池志强是我国神经药理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在神经系统药物、抗放射损伤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1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守贤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方守贤是我国高能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领导团队建造了中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方华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李方华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像的衬度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微小晶体结构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测定以及准晶体学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态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孙儒泳先生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孙儒泳一生致力于生态学科研和教学工作,是我国动物生态学和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段正澄在武汉逝世,享年86岁。

段正澄一直工作在一线,与生产紧密结合,致力于国家重要需求的自动化、数字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

2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同惠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同惠长期从事药物分析方法学的基础研究,开展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药物代谢及代谢产物的分析与鉴定方法的研究。

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沙庆林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沙庆林把一生奉献给我国公路,只要是他设计的公路,他都要亲自走一遍,检查路面质量。

2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教育家,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蒋亦元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2岁。

蒋亦元创造性地进行谷物割前脱粒收获机的研究,并率先取得成功,推动了我国谷物收获机的创新和发展。

3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宁津生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宁津生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研究地球重力场理论、局部地球重力场逼近技术、卫星重力学和固体潮等方面有突出贡献,被誉为“大地之星”。

3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教育家、剧场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道增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李道增专精于剧场设计,通晓中外剧场的历史发展,北京天桥剧场、中国儿童剧场、新清华学堂等均为其代表作。

3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深空深海装备实现中国创造
下一篇:西北工业大学的“王牌专业”,“三航”VS材料科